闷热的清早,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部大院里已经十分忙碌。
几辆满载社会捐赠物资的货车驶进院子,队员们有条不紊的清点接收,接力从货车上卸下一箱箱水、方便面、面包……再装车给急需物资的地点加紧运送,几十桶消毒液堆放在大门旁正等待使用。虽然洪水多已消退,但运送物资和灾后清淤、消杀等工作仍刻不容缓。
队员吕东臣走进大门,路过门房时习惯性地张嘴想要喊声“追哥”,却突然反应过来,沉默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队员“23”和“追梦人”在救援中牺牲后,不管是当天同出任务的队员或者其他相熟的队友,都一心扑在救灾支援工作上连轴转,“不敢闲下来,只要一坐在这儿,就会想起很多事情,就仿佛他们要出现在你眼前一样”,重提当天,队员刘文永还是忍不住眼睛发红。
“23”本名王宏春,“追梦人”是刘建民,平时大家总喊他“追哥”。有队员甚至是在这两名队友牺牲后才知道他们的本名。平时大家只互相称呼微信名为代号,这是队里的传统,在这里不讨论身份、姓名和工作,来了就是救援。
接到了求救电话
7月29日,北京大雨突至。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当日11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9时,北京市启动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
收到预警后,为应对暴雨可能导致的突发情况,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海军像往常一样,在志愿者群里发布了公告,召集人员到队里“备勤”,王宏春和刘建民都主动报了名,30日中午,因为担心队员们吃不好,王宏春自费九百多元买了物资冒雨送了过来,下午下班安顿好6岁的孩子后,她又赶回队里。
7月30日晚上8点多,陈海军接到了一通来自佛子庄乡白草洼村村民的求助电话,电话里是一名女子焦急的声音,说家里进水有两米多深,自己带着一个3岁的孩子,很害怕,电话的背景音里回荡着孩子的哭声。
陈海军立即带着队员们收拾好装备向白草洼村进发。途经班各庄大桥时,却被水流拦住了去路。“基本没有路了,全是水,水流特别急还很深,天也漆黑,没法过去”,刘文永记得。当时研判路况不具备救援条件,彼时琉璃河安置点有约2000名群众需要帮忙安置,队长决定调转车头带队先去往琉璃河帮助镇政府进行安置保障工作,等到水位下降再回来救援。
夜里11点08分,出任务的王宏春发了一条朋友圈,“佛子庄值个夜班”。
等到在安置点忙完,已经是7月31日凌晨两点左右,人困马乏。队员们回到队部,有的泡起了泡面,王宏春从冰箱里翻出两袋速冻饺子撕开下锅,给队员们煮宵夜。就着榨菜,大家风卷残云般填饱肚子,准备简单休息一下,凌晨4点再集合出发去白草洼村寻找求助的村民。
凌晨3点52分,队部门厅的监控镜头里,定格了王宏春最后跟着队伍离开时的背影。扎着马尾辫,穿着蓝色的队裤,T恤后背印着字母图案,大大的反光背心和浮力马甲拎在手上,衬得她整个人有些单薄。
“绕三公里山路进村”
凌晨4点多,天光发亮,16人的队伍再次汇集到了班各庄大桥的桥头,附近还有两名路政人员。虽然雨还没有停,但是路上的水已经消退了一些,可以通行。
等到绕过桥,队员们回头注意到桥中间的桥墩上被冲出了一个大洞,随时可能有倾斜坍塌的风险。为了提醒疏散过路的车辆与行人,商量后王宏春、刘建民等6名队员留在了桥边协助路政人员进行警示,陈海军则带着其他9名队员继续向求援人员所在的村子进发。
“河水把进村的路也给封了,过不去,只能绕山路”,陈海军说。从记录现场的视频里,可以窥见他们徒步三公里山路进入白草洼村救援中一些片段。
队员们沿着崎岖湿滑的山路徒步前进,翻过泥石流带倒的树木和滑坡,于早上八点多进入了白草洼村。搜索过程中,陈海军发现村里几乎都是留守老人,不少房子临山或靠河道,雨越下越大,浑浊的水流裹挟着泥沙和石头顺着山体、村道、墙壁冲刷而下。河水暴涨轰隆声不断,“那电线杆、河边的大树都跟割韭菜似的刷刷往水里倒”,如果不抓紧撤离会非常危险。
“看见那山体滑坡了吗,赶快收拾东西跟我们走,政府会安置你们的,等到雨停了我们再把你们送回来!”“您家太危险了,房后头已经开始滑坡了,再下一天雨房子可能都保不住了”“水已经漫进你家院子了”……不少村民迟疑着不肯离开,10名队员们分散开来,跟着有威望的村民一起扯着嗓子挨家挨户劝离。
一个被通知过的村民迟迟不来集合,陈海军心急如焚的跑回去喊人,发现他正在喂羊,说“不能叫羊饿着”,再三催促下才跟着离开。他们从白草洼村转移了包括求救女子和孩子在内的20名村民,路上又将遇到的20名趴在房顶上的民工也拉到安全地带。再回头,有几间房子已经淹得看不到顶了,队员们都一阵阵后怕。
原来的山路没法走了,救援队准备带着群众通过山腰上向外运货的铁路隧道,一路向东南方向的河北镇转移。穿过第一个隧道后,吕东臣突然看到本来留守在班各庄桥边队里的几辆车都被洪水冲了下来,三四分钟后队员们也坐着皮艇往下游漂过去。“等我们从第二个隧道中出来,看到右侧水流里有个拦水坝,翻起的浪得有三四米高,一下就把他们的船打翻了。”
“当时我腿都软了,站在铁路上往下看,心凉了半截”,陈海军说。几名队员立刻带着绳子沿着铁路向前追赶,希望能够施救。
“看看还有谁没上来”
“水是黑的,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路上的水淹到膝盖又继续上涨仅在几分钟之内”,同样留守在桥边的刘文永回忆。
洪水涨速快得惊人,队员们招呼两名路政迅速穿好救生衣戴好防护头盔,所有人弃车登船。刘文永和刘建民、王宏春乘上了同一艘皮艇,“刘建民第一时间抢坐到船尾负责操船,那个位置高、最危险”,在洪流中颠簸时,刘建民还不断提醒队员们压低身体,保持平衡。
在将两名群众从水中救出并送上高处后,另一艘载着队员和路政人员的皮划艇被水打翻,刘建民他们又返回施救,错过了靠岸的时机,只能随着滚滚的黑浪顺流向下。
当时的情形深深刻在刘文永脑海里。四目远望是一片看不到边的汪洋,“很多汽车像碰碰车一样随着水流来回飘动,油罐车、大货车瞬间就漂不见了,水流扑过来房子被夷为平地,大树被水流连根拔起带走,那情形太恐怖了。”
身体瘦弱的王宏春在船里不断颠簸,“我感觉我要飘出去了”,她说。“当时我扯过她的腿压在身下,跟她说我给你坐着你放心,有我在你出不去”,刘文永哽咽了一下,“我们船上有一个救生圈,刘建民操船的时候喊把救生圈给‘23’套上,他是最危险的位置,生死攸关的时候,他想的还是别人。”
船被浪打翻之后,刘文永在激流中挣扎着浮起来,听到刘建民吆喝“看看还有谁没上来,看看谁还没有被浮出水面?”,有两三个队员当时就不见了,“在那种情况下他还在找”,这是刘文永对“追梦人”最后的印象,紧接着所有人都被水冲散了。
7月31日上午9点半,在下游4公里左右,刘文永和队员刘龙两人成功自救;11点23分,第三名落水队员孟祥禄被救上,16点28分第四名落水队员赵鹏成功自救。然而王宏春和刘建民却迟迟不见踪影。救援队分出多路人员,同时启用了无人机进行空中搜索,依旧没有消息。“我被好心人送到了医院,躺了两天以后跑出来背着望远镜一下午顺着河堤走了10公里,就想找到这两个人”,刘文永告诉记者。
8月1日15时38分,第五名落水队员王宏春在河道下游约23公里处被发现;3日上午11时;第六名落水队员刘建民在河道下游50公里处被发现,二人均已不幸牺牲。
“23”和“追梦人”
“搜索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怀揣着希望,觉得会不会有奇迹发生,他们被人救起来了,没有信号才联系不上”,但队员们的希望最终还是被现实击碎了。
“30日那天我们把她买来的东西保存在冰箱里,东西特别全,有速冻水饺、青菜馒头、肉片、腐竹木耳,调料麻酱等一堆。我记得很清楚,她开着自己那辆很多年了特别破旧的车把东西送过来的。晚上出任务前大家还开玩笑说出任务结束可能赶不上早饭,第二天中午回来一起吃涮肉。结果,人却没能回来”,刘文永声音有点颤抖。
“很活泼,爱笑,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主动帮队员们煮饭,收拾厨房、卫生间这些地方的公共卫生……”这些是不少队员对王宏春的印象。有些人加入救援队后坚持不了太久,但作为房山蓝天救援队第一批队员,王宏春已经陪这支队伍走过了十个年头,共参加各类救援任务136次。
王宏春生前参与蓝天救援队任务中
最初的房山蓝天救援队,可谓“一穷二白”,除了4顶头盔什么装备都没有。王宏春不顾劝阻,坚持买了一款价值4700元的专业绳索捐给队里,也成了队里的第二件专业救援装备。“十年来我们一起拉练,一起救援,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问我‘队里缺点啥,我送过去’‘我这儿有啥队里需要的,你赶紧找人拿走’”,对于队友兼好友的离去,队员“浮萍”一时间难以接受。
吕东臣也很难相信那个跟自己同期入队,总是乐呵呵的,生活上一直照顾他,训练中严格督促他的“追哥”已经牺牲了。从白草洼村救援下来后他因为胃出血进了医院,听到噩耗时他把被子往头上一蒙,在病床上嚎啕大哭。
虽然入队时间不算长,但刘建民参加了多次山野救援、城市救援和水上救援。作为曾经的消防员,他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迅速成为了水上救援组的副组长。在刘文永看来,“追梦人”很勤快、特别孝顺,每天中午都赶回去给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做饭。“他母亲下葬7天后外地发生洪灾,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支援,虽然他入队的时间不长,但始终坚持在一线”。“每次穿上队服,就是我出战的时候” ,刘建民曾经说。
“我们队里晚上要执勤,‘追哥’家里距离队部近他就总睡在门房里。谁来都喊一声‘追哥’开门。等到大家都走了喊一声‘追哥’关门”,说明队员们都任务结束了,他就可以开始睡个安稳觉了“。路过门房,吕东臣就想起两人一起沏茶喝水的光景,“‘追哥’平时喜欢喝点酒,因为备勤纪律有两三天滴酒没沾,本来我俩还约好了8月1日能休息一天出去喝一杯的”,他捂住脸失声痛哭。
刘建民生前在蓝天救援队执行任务途中
“实在想不到牺牲的会是‘追梦人’,平时都是他教我们水上训练的”,陈海军反复思索,都不得不承认在山洪面前人力的渺小。悲痛之余,他还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本轮的救援继续下去。除了损失了两名优秀队员,队里的两辆依维柯车、3辆皮卡车,搭载着的4条救援船,以及十多名队员的手机都消失在了洪水中,这几乎是队里十年来积攒下来的全部家当。买车的钱是打了借条向队员借的,至今还没有还清。
在区里的帮助下,陈海军很快协调到了皮卡车、船和其他所需要的装备,又把救援任务进行了起来。一组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29日以来,房山蓝天救援队出勤398人次,出勤车辆117车次,备勤人员132人,完成转移1871人。
干净纯粹的公益
走进房山蓝天救援队,一面面鲜红的锦旗层层摞摞,挂满了楼道。一则立牌竖在过道和楼梯的交汇处。上面写着“为什么要加入蓝天,请保持干净、纯洁、善良的本性”。“不抽事主一根烟,不喝家属一口水”,是房山蓝天救援队坚持了多年的条例。
不少群众通过新闻得知两名队员牺牲的消息,一时间想要捐款慰问的人几乎打爆了陈海军的电话。
征询家属们的意见后,8月4日,房山蓝天救援队针对公众给二人的捐款意愿发布了告知,内容提到,根据“房山蓝天”的纪律以及两位队员生前一贯不接受馈赠的表现,征求家属意见后决定,不接受社会上的个人、单位、企业和基金会等的捐款、捐物等。
“拒绝接受捐款、捐物是我和双方亲属共同的意愿,更多的是遵从王宏春的生前意愿。”王宏春的爱人杨宏专门手写了一封信回应。“王宏春长期以来都以奉献和付出为己任,希望更多的、更需要的人获得帮助。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我爱人及其家庭的关爱,心意我们收下,物质上的捐助希望更多给予因洪灾遭受极大损失的人们。我想这也是我爱人王宏春的愿望”,杨宇写在信里写道。
在丈夫杨宇看来,妻子想当英雄,作为家属即使有困难,也不能拖了她的后腿。王宏春的英雄梦,其实就藏在她的代号里,在23岁那年她梦想投身军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虽然未能如愿,这个理想却化作代号陪伴了她十多年。在41岁的8月1日。没有成为军人的她,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建军节那天。
刘建民的妻子于女士也表示,“刘建民做的是公益,为老百姓服务,不收取任何回报,这是他的初心。”
2023年8月3日,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追授王宏春“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为表彰和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中共北京市委决定,追授刘建民同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北京市人民政府评定王宏春、刘建民同志为烈士。
这些天陈海军微信头像的图案换成了黑白色,不少队员也默默的换上了黑白色的图标,用这种方式纪念着离开的队友,“之后准备考虑编写日志,把这些离开的留下的队员们的生平事迹都记录下来”,陈海军说。
8月12日上午9时,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宏春、刘建民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殡仪馆举行,除了亲友和许多蓝天救援队队员外,不少市民也自发赶来,送两位烈士最后一程。
王宏春,女,汉族,北京人,1982年3月出生,群众,生前系北京市某房地产公司主管,2013年3月加入房山蓝天救援队。她热心公益事业,十年间共参与各类救援任务136次,先后获得优秀队员、突出贡献奖、抗疫先锋等荣誉。
刘建民,男,汉族,北京人,197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吴庄村治安巡防员,2021年5月加入房山蓝天救援队。他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参与山野救援、城市救援和水域救援,帮助许多受困群众脱离危险,曾被评为房山区第一批四星级志愿者。
正观新闻记者 古晨茜